馬蘭士Marantz Cinema 40 9.4聲道家庭影院功放評測,Marantz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家庭影院放大器。它們不僅僅在功能和性能上得到全面升級,外觀也經過重新設計,它們都是清一色的灰黑色前面板,當開機后隱藏在前面板兩側的燈會照射兩側板,兩側板就會泛出圖案,同時又保留了Marantz高端產品當中的標志性圓孔顯示窗口,整體看起來既低調,又有高級感。在這一系列全新AV功放一共有5款型號,AV10/AMP10是旗艦型號,前后級固定搭配,之后分別是Cinema 40、Cinema 50和Cinema 60三款機型均為合并式設計。
在3月份的時候,Marantz就給我發了一臺Cinema 40樣機,它的定位僅次于旗艦型號AV10/AMP10,屬于中階偏高的等級。相比起展現實力的旗艦型號,Cinema 40是一款具備很強競爭力的產品,目的是為了迎合那些希望以更合理的價錢獲得高品質,功能齊全的消費者。Cinema 40在我這里已經使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花了兩天時間調整,看了自己熟悉的電影片段,聽了熟悉的音樂,Cinema 40都給到了我不少的驚喜,尤其是音樂內容的聲音表現上,Marantz對聲音的把握的確是有一手功夫。
嶄新的“定向”低音管理模式
Cinema 40是一臺9.4聲道的AV放大器,在環繞聲解碼能力上可以支持Dolby Atmos、DTS:X、Auro-3D三種三維沉浸式音效。而且它的低音聲道一共有4個,而且這4個低音聲道都可以獨立控制。與此同時,Cinema 40還具備一個嶄新的“定向”低音管理模式,使用時需要進入揚聲器配置菜單里面的“低音炮模式”選項中設定。
在“定向”模式下,最理想的狀態是使用4只低音音箱,系統會建議你分別在前方左/右兩側和后方左/右兩側各放置1只低音音箱,分別負責播放不同區域揚聲器的低音信息。在工作時,這4只低音音箱會同時播放影片的LFE(低音效果聲道)聲音。當播放主聲道、環繞聲道的聲音信息時,Cinema 40會根據影片的音效內容及分頻點設定分配到特定區域的低音音箱播放。假如,左環繞聲道播放一個包含了低音的聲音,分頻點設定在100Hz。那么這100Hz及其以下的低音信息就會交給位于后方左側的低音音箱來播放,其他區域的低音音箱不會參與播放。如果使用2只低音音箱,系統會建議你擺放在前方和后方,分別對應前置聲道和環繞聲道的低音信息,Marantz這種嶄新的低音管理模式的目的是讓聲像定位更準確。
Cinema 40內部的電路布局非常緊湊
純前級模式
前級輸出是AV功放里面是一個見怪不怪的功能。通過前級輸出功率可以外接功率更大的功放,還可以擴展出數量更多的聲道。在工作時,絕大部分AV功放的前級輸出和功放部分都是同時輸出音頻信號的。而Cinema 40就可以對各個輸出聲道提供“揚聲器+前級輸出”和“前級輸出”兩種模式。當設置為“前級輸出”模式時,功放電路就不參與音頻放大工作,而且Cinema 40的“前級輸出”模式很靈活,用戶可以對指定聲道設成“前級輸出”,當所有聲道都設置為“前級輸出”時,Cinema 40就變成一臺純解碼器/前級。例如,我這次使用Cinema 40時把前置左、中、右聲道切換成落地音箱時就把這三個聲道設置成純前級輸出,外接一臺三聲道功放推動三只大型落地揚聲器,環繞聲道和天空聲道的揚聲器就用Cinema 40的內置功放驅動。此時,內置功放的供電會變得更充裕會明顯感覺到推力變強。
除了“前級輸出”模式外,影響功放推力的另一個選項就是“ECO(節能)”模式。一般情況下,AV功放都是默認打開的,目的是為了讓功放在工作時能降低功耗,減少發熱量。如果從追求聲音的角度,我的建議是把ECO關閉,讓功放的輸出功率最大化,中低音的沖擊力和飽滿感是明顯更強。
在揚聲器布局菜單里面可以選擇“揚聲器+前級輸出”和“純前級模式”。這里我選擇了前置左、中、右聲道的輸出為“純前級模式”用于連接外置功放
在低音炮模式里面選擇“定向”模式,4只低音音箱就會根據所在區域來播放對應聲道的低音信息
自身提供兩種聲音修正方式,并有Dirac Live升級,再升級服務
在聲音修正方式上,Cinema 40自帶Audyssey MultEQ XT32,也可以手動設置。如果要使用Audyssey MultEQ XT32,你就根據系統提示,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一名發燒友的話,我強烈建議你們再到Apple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Audyssey MultEQ Editor App,在費用方面iOS版本需要128元人民幣,安卓版本需要19.99美元,我覺得還是很值得購買。因為它不僅僅能操作整個校正程序,而且在調整EQ曲線的時候,不僅僅能獨立調整每個聲道的EQ,調整精度要比直接使用AV功放用戶界面提供的EQ要高,還能設定目標曲線。
還有一種就是純手動設定,這時候你可以使用REW,配合外置聲卡和測試麥克風,通過電腦的HDMI口與AV功放連接,然后每個聲道逐一調整,而且還能在房間里面尋找合適的超低音音箱擺位,只是整個設置過程當中需要時間和技巧。對于玩音響的老司機來說,他們都比較傾向于手動設定。我這次使用Cinema 40就是以純手動方式設定參數的,足足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晚上繼續加班才得到我認為的可以接受的狀態。
第三種就是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需要付費取得授權才能使用。另外,在Dirac官網所公布的信息,Cinema 40也出現在可支持Dirac Live Bass Control功能組件的列表里面,將來能以付費方式升級使用。Dirac Live Bass Control是為了優化多只低音音箱同時使用時的相位問題,改善低音的重播效果。其實類似的功能組件在Audyssey MultEQ XT32里面也有提供,名字叫Audyssey Sub EQ HT。但這僅供在“標準”低音炮模式下才能使用,有機會可以對比一下這兩種修正功能之間的區別。
揚聲器距離設置頁面里,步進值有0.1m和0.01m兩種精度可選。當你使用純手動模式設置時,你可以更精確地輸入數據,從而提高聲音的播放效果
Cinema 40自帶的Audyssey MultEQ XT32自動修正程序能提供最多8個參考點作為測量,而且針對多只低音音箱播放,還提供了Audyssey Sub EQ HT功能組件用于優化播放效果
聲場宏大,三維立體感強,能感受到電影音效制作的用心
Cinema 40給我的第一驚喜就是聲場宏大,這是在播放Auro-3D示范藍光碟里面的介紹片段中感受得到的。影片里會演示現場收錄的聲音素材做演示,聲音的信息量和空間感都相當的好。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段在教堂里面收錄管風琴演奏的聲音簡直就像置身現場一樣,聲場的寬度、高度都拓展得很大,空間感和包圍感強烈,當低音出現的時候,聲音溫暖豐厚,十分磅礴。
看《007無暇赴死》一段追車的片段,當男女主角被追到教堂廣場時,教堂上的鐘聲響起,畫面也隨之切換到頂部的鐘樓。此時,我不僅僅能聽到清脆的,在空間中回蕩的鐘聲,而且隨著畫面的往后移動的時候,鐘出現在畫面里面,此時我有能感受到鐘聲從后方往前方移動,一直移動到前方。在《戰斗天使阿麗塔》里面,阿麗塔與格魯依什卡在地底對打的一幕。當阿麗塔跳進地底時,格魯依什卡說話的聲音也是充滿著回蕩空間的效果。而且還有一個片段,當鐵鞭從格魯依什卡的手伸出時,畫面是從下往上的角度顯示,可以很清晰地聽到鐵鏈的聲音從頭頂上方一直移動到下方,甚至會有移動到地面般的感覺。同樣地,鄭秀文2014世界巡回演唱會里面的“Bang Bang Bang”片段,這是我覺得挺特別的片段,這演唱會的音效以Dolby Atmos制作。當舞臺上放煙花時,聲音就是從下往上快速升起直到高處的音效,如此音效制作真是非常用心。
在看各種電影片段的時候,經常會有強烈的低音音效。Cinema 40的低音效果表現上并非是暴力型的,而是講求聽感上的溫暖和豐厚,還有鋪墊整個空間的效果。看《頭號玩家》里面的賽車片段,當賽車經過市區街道的時候,畫面會出現大鐵球來回晃動,那低音效果是巨大的,有重量感的,有移動感的,而且還能感受到這種低音的移動感是貼這地面傳過來的。Cinema 40的聲音密集度高,尤其是中音部分的信息量很足,高音部分不是追求鮮活,高亮度的,不是讓你在聽感上有一瞬間的刺激感,而是內斂的,低調的,這樣的高音在長時間聽的時候會帶來舒適感。
Cinema 40的遙控器,而且在遙控器的設計上還有一個小細節。在右側面有一個小按鈕,這按鈕是用來開啟背光功能的,而且按鈕所在的位置很方便用食指操作,這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音樂重播效果非常好
在音樂播放效果方面,我認為是Cinema 40最吸引我的地方。我看了熟悉的《爵士傳奇》藍光碟,里面有一段由Chis Botti用小號演繹的“My Valentine”(我的情人節)。小號的音色真的好美,溫暖圓潤,又有光澤感,泛音豐富,緩緩的音樂節奏感聽起來十分的輕松,讓我感到十分的享受。
除了影片類的音樂節目,Cinema 40還能很好地支持多聲道純音樂播放,這也是Marantz AV功放的特色之一,我的多聲道DSD音樂可以大派用場了。我聽了一段由挪威2L公司以5.1聲道制作的海頓弦樂四重奏,屬于新制作的錄音,在用Cinema 40來聽效果很HIFI,樂器的定位和輪廓都非常清晰鮮明,Cinema 40自身帶有柔順,溫暖的聲音特性使得音樂聽起來多了一份豐潤感。聽上世紀60年代由水星公司制作的,由施塔克演繹拉羅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這是一個三聲道原始錄音。對比起新錄音,這老錄音本身就自帶溫暖感,用Cinema 40聽的感覺不但更有溫暖感,而且三聲道錄音在中間聲場的信息量很足,主奏的大提琴在樂隊當中的定位非常清晰。聲場效果是從左到右排滿的,效果很不錯。
總結
Cinema 40大部分的特色及聲音描述,我都在文章里面表達出來了。在總結部分我還需要補充一下關于Cinema 40的推力問題。在文章中,我提及到使用大型落地音箱,并不是任何一款合并式AV功放能搞得定的。但我也搭配了另一款Procella Audio P5的小型書架音箱。相比之下,P5的定位更符合大部分家庭環境的使用需求,而且P5的靈敏度高,高音部分使用壓縮驅動器+號角設計,Cinema 40自帶的功放完全能把P5推得相當出彩,推出了速度感,也推出了沖擊力,而且音色溫暖,中音信息量豐富,密集度高。站在我個人角度,家里有這么一套家庭影院搭配已經很滿足了。
基本技術參數
●支持環繞聲格式:杜比部分:Dolby TrueHD、Dolby Atmos、Dolby Atmos Height Virtualization、Dolby Atmos Music、Dolby Surround
DTS部分:DTS-HD Master Audio、DTS:X、DTS Neural:X、DTS Virtual:X
其他:MAX Enhanced、Auro-3D、360 Reality Audio、MPEG H, Audyssey DSX、Multichannel Stereo2
●影像部分:支持8K @60Hz、4K@120Hz、支持HDR /HLG/Dolby Vision/ HDR10+ /Dynamic HDR高動態影像格式
●輸出功率:125 W(8歐姆, 20 Hz - 20 kHz, THD 0.05%、兩聲道驅動)、165W(6歐姆,1 kHz, THD 0.7%、兩聲道驅動)
●尺寸(H×W×D):185.4×439.4×411.4mm
●重量:15.1kg
●參考價格:23800元